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梧桐引得凤凰栖——海螺沟景区管理局抓实人才工作纪实

甘孜日报    2018年09月11日

近年来,自中央、省委、州委作出一系列人才工作部署后,海螺沟景区管理局把人才“引、留、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方向,主动思谋,积极作为,大力促进人才事业发展。

强化领导 倾心谋才

今年3月初,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党委班子成员春节返岗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研究全年人才工作。会上,景区管理局党委书记颜磊表示:“工作是否有成效关键是体现在人才的作用上,如何引进高质量的人才需要我们认真谋划和研究,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为此,海螺沟景区管理局进一步调整充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政治部牵头抓总,各相关处室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建立健全党委联系服务优秀人才制度,每名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高端人才5名,每半年开展一次慰问活动,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出台《海螺沟人才培养开发规划 (2018-2020)》,就规划布局、示范方向、人才聚集、成果转化等进行全面谋划,明晰了抓好“党政干部人才、旅游专业人才、科研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工作思路。

创新举措 诚心引才

景区管理局党委副书记龚自毅在年初工作安排会上谈到:“人才引进的举措上你们要多下功夫,要多想办法,不能局限在常规的招聘上,要让更多人才知晓引才政策”。

为让更多的人才了解海螺沟管理局的人才政策,景区管理局成立专门的人才招揽工作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人才工作。今年以来,通过联系省内外高校招生就业处,向50所高校官网发送人才招揽公告,扩大应届毕业高层次人才知晓度;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现代传媒宣传引才政策及要求,扩大社会知晓度,发布人才信息6期,浏览量达12万人次;借力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会、山地旅游节等大型户外活动,设立人才招揽咨询点4个,向30余个涉旅单位、130余人次进行招才政策解释,扩大涉旅行业知晓度。景区管理局党委班子成员带队到四川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省内外9所高校,借用高校场地,通过PPT向所有意向人员介绍人才引进措施、待遇等情况,解答意向学生的各种疑问,期间,收到投送简历151份,其中,硕博研究生简历75份,现场签订意向协议书14份。今年以来,刚性引进硕博专业人才8名,双学位本科专业人才2名;柔性引进各类人才70名。目前,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已有专业人才1813人。

  注重激励 贴心留才

“这里空气质量好,离成都也比较近,工作上压力不大,生活也属于那种慢节奏的,领导也很关心我们,经常性组织活动,了解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感觉工作起来都比较舒心”,毕业于西南林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刘伟林对笔者说。

为进一步确保专业人才“留得住”,景区管理局在激励政策、住房保障、生活待遇等方面都给予人才关心关爱。景区管理局出台《关于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的实施意见》《景区目标奖励二次分配制度》等指导性文件,激发专业人才工作热情。对引进的硕博研究生提供不低于30平米的周转房,对本科、专科实习人员提供住房,并给予每月1000元生活补贴。目前,为优秀人才落实安心工程房屋30套,周转房8套,发放生活补贴15万元。鼓励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研究生,在落实5万元奖励基础上,自筹资金给予每个攻读博士人员奖励3万元。依托机关党支部、工会、群团等单位,开展优秀人才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和旅游志愿者服务活动3次,通过公益活动,坚定人才服务群众、服务旅游的理想和信念。

  搭建平台 放心用才

“人才留下来了,还要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平台,让他们在专业知识上发挥作用,适当时机要给他们充充电。”海螺沟景区管理局政治部主任贾瑞东这样说道。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千秋大业在于用人”。近几年,海螺沟景区管理局积极为人才搭建干事平台,确保人才有用武之地。注重人才培育,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15所高校构建合作关系,推行“定向委培、科技研发、产学结合”的人才培育方式,高校师生定期援助海螺沟景区管理局成为常态,不定期派专业人员到高校进行培训培养,今年,6名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参加培训,60名师生到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实训。用好各类基地,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开发培养示范基地等平台,选派优秀人才到玫瑰花基地、重楼种植基地、羊肚菌菌种基地及金银花基地锻炼,对动植物资源、对医疗、对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促进成果转化。

种好梧桐,方得凤凰,不拒众流,方成江海。近年来,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倾心谋才、诚心引才、贴心留才、放心用才,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努力形成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的良好局面。

州委组织部


  • 上一篇:康定中学2018年高考实现新突破
  • 下一篇:人才聚则事业兴——理塘县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