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红歌声声颂党恩

甘孜日报    2021年05月25日

李桃花讲述红军故事。

村民歌舞抒心声。

虾拉沱村。

◎本网记者 马建华 张亚贤 文/图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草木葳蕤的五月,鲜水河畔,鱼翔浅底,鸟鸣欢唱。5月23日,在有着炉霍“第一村”之称的虾拉沱,青稞、油菜、土豆、蔬菜,碧绿万顷。在田地间忙碌的村民,耕耘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不知是谁亮开嗓子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引来田间村民此起彼伏的大合唱。

吃完早饭,沿着乡村美景步行至此的虾拉沱村老人李桃花,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了这首歌,作为红军的后代,她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深情,1936年,他的父亲李丰明随红军到达虾拉沱后就再也没有离开,直至2017年8月因病去世长眠在这片土地上;她在这里土生土长,经历过震惊中外的1973年炉霍7.9级大地震,她死里逃生,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她们抹去痛失家园和亲人的伤心泪水,在废墟上重建起了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家园,开始了从贫穷到富裕的新生活。

望着世外桃源般的村庄,李桃花笑容满面的说,虾拉沱藏语叫“鹿角坝”,有一个关于神鹿的美妙传说,这里有“康北粮仓”的美誉,1936年,朱德、李先念等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在这里休整过半年,军民亲如一家,留下了很多“红军故事”,这里又叫“红军村”,我是红军的后代,我的心是红的,我家的房子也是红色的,我们要永远跟党走。

“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70多年了,现在安享晚年时光,我是幸运的,虽然经历过不少苦难,但我看到了国家的强大,看到了村民家家户户都盖上了好房子,买上了小汽车。”李桃花讲述的故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电视剧浮现在记者的眼前。

“红军村”的红色印记

李桃花带着记者回到家里,一条水泥路直通她家门口,她家是典型的炉霍“崩科”建筑,院里的白菜、莴笋绿意盎然。

端详着父亲李丰明的遗照,老人充满了思念,父亲活到了近百岁,是当时甘孜州唯一健在的老红军。

“父亲没有给我留下什么遗物,但他给我讲的故事,我已经烂熟于心。”李桃花告诉记者,父亲的原籍在苍溪县阆中保宁府,爷爷是船工,奶奶卖凉粉,收入仅够维持生计。1931年,国民党士兵逼迫我的祖父和他的哥哥参军,被拒绝后,国民党士兵竟然将祖父打个半死,并且逼着祖父的哥哥将船开到保宁府。两个月后,我祖父的哥哥偷偷从保宁府跑回了苍溪,为守护船只(这是船工养家糊口的工具),一家人从苍溪来到了保宁府。1933年,红军解放了保宁府,但国民党在兵败之际砍断了用船只搭建起来的浮桥,红军渡河受阻,便请求父亲家和村民帮助搭建浮桥,我的祖父答应了红军的请求,与村民一道将浮桥搭好。建好桥的第二天,红军敲锣打鼓地来到父亲家的船上,为他们一家戴上大红花,并出钱请祖父运送伤员,祖父答应了红军的请求,将红军伤病员运到江口,由于当时红军找不到船工,便邀请祖父参加红军,在和家人商量后,祖父在江口毁掉了多年相依为命的船只举家参加了红军。

从那一刻起,父亲一家随红军千里奔袭,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1936年3月,朱德、李先念等率领的红四方面军经过千里跋涉来到炉霍县,先后有4万多红军在此休整半年之久,而当时整个炉霍县只有2万人。红军进驻期间,生活来源主要靠当地提供。2万炉霍群众保障了4万红军的补给,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历史篇章,当时的革命菜“棒打萝卜”更是流传至今,成为炉霍的一道名菜,而虾拉沱村也是当时收留和安置红军伤病员最多的村子。红军在休整过程中,在虾拉沱村建立了“红军大学”、组织开展了军民运动会,与虾拉沱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在半年多时间里,炉霍人共为红军筹集了40多万公斤粮食,牲畜4万多头,此外还有食盐、衣被、帐篷等生活必需品。在炉霍县内,当年有1100多名红军战士因为身体伤病等原因留下。留下来的红军要么由寺庙收留,要么由大家族部落进行照顾,有愿意回老家的,红军发放钱护送他们回家。留在炉霍的红军基本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到1951年,留在炉霍县的红军尚有123人。

经过半年的休整后,红军要离开虾拉沱了,由于爷爷受过重伤且失去了劳动力,红军首长征求爷爷的意见时,爷爷希望一家人能够留在虾拉沱。红军首长尊重了爷爷的请求。父亲一家人帮助红军渡船过河,红军把船只留给我家,作为养家糊口的工具。于是,父亲这一留,就留了80多年。80多年的岁月,父亲俨然已经成为一名“藏族人”,他把虾拉沱这片土地当作了故乡,而生养他的故乡却已无牵挂。父亲不仅有了女儿,还有了孙子、重孙子(女),从贫穷到丰衣足食,父亲亲眼看见在红军走过的地方,老百姓丰衣足食、衣食无忧。

李桃花回忆说,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离开虾拉沱时,不仅给她家留了一只船,还留下了一头犏牛和一匹马。后来,伯父放马时被抢,加之寄宿的家庭发生了变故,牛也被抵押充了房租,一家人只好乞讨为生。

红军离开后,国民党和反动土司疯狂迫害流落红军,他们穿的衣服是用帐篷上割下来的布制成的,被反动土司蔑称为“帐篷汉人。”

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爷爷和父亲也是红军,李桃花感到很自豪,后来,红军又回来了,不过已经改称解放军了,还是咱们穷人的队伍,解放军回来解放了我们,把公路修到了拉萨。

鲜水河畔康巴第一村

“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对我们恩重如山。”李桃花激动地说,“当时哪里知道什么地震,只觉得天旋地转,父亲大喊一声地震了,拉着我们就往外面跑。”说起当时地震的惊魂一刻,李桃花仍心有余悸,“村里房子都垮完了,好多人、牛羊被埋了,什么都没有了。风声、哭声、喊声乱作一团。父亲顾不上家里被埋的牛羊,急着去挖被埋的乡亲。地震断道,外面的物资根本无法运进来,没有吃的、没有住的,那时的惨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李桃花说的地震发生在1973年2月6日18时37分05秒,震级7.9级,共造成全县2204人死亡、2732人受伤、绝户80户、遗留孤儿43人、房屋倒塌1.57万幢,损失牲畜40427头、粮食201万公斤;震中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川藏公路17处遭受严重破坏;滑坡、地裂、山石滚落遍地……灾情震惊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周恩来总理紧急作出重要批示,随即十余支共11000多名救援人员紧急驰援炉霍县。

“后来,飞机给我们空投了物资,解放军也来了。”李桃花说,人民子弟兵神兵天降,抚慰灾民,灾后重建,一个日新月异的虾拉沱新村矗立在鲜水河畔。

宽阔笔直的水泥路连接到家家户户,家家户户门前都用圆木做成栅栏围着一小块土地,或种花,或种菜,枝繁叶茂的柳树环绕着村寨,红瓦红墙,统一风貌的房屋风格,虾拉沱村仿佛是一片世外桃源。

“现在随便走到哪家,哪家没有小汽车?村民的日子比解放前的地主还过得舒坦。”李桃花乐呵呵地说。

“父亲在世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红军长征题材的电视剧,他说,那时候不仅吃不饱,还有国民党的追兵,他还好,至少活了下来,很多红军小战士连草地都没有走出来。他还享受到了今天的好日子,想到牺牲了的红军战士,就很难受。红军的故事,我们家一定要世代讲下去,没有红军、解放军打江山,哪有今天的幸福日子。”李桃花深情地说,她们是“红色家庭”,要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故事世世代代传下去。

“过去,虾拉沱可不是这样,村民都还很穷,借钱借粮过年是常有的事情,有糌粑吃就算不错了。”李桃花说,2002年,炉霍县准备升级改造虾拉沱通村公路,饱尝交通不便之苦的村干部带头投工投劳,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将一条长3.7公里的出村公路接通到了国道317线,随后,虾拉沱村又新建和改造村组道路5公里,在炉霍县率先实现通村道路改造率100%。

路修好了,幸福日子比蜜甜。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虾拉沱村按照“陡坡、退耕还林为俄色茶,平地农作物,集中养殖”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同时,打造创意观光农业,让绿色产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建立了百亩俄色茶、千亩粮仓、千头生猪养殖基地。这里年产青稞小麦达500余吨,出产的康青7号良种,销往西藏芒康、我州石渠等地。实施土地流转后,村里2100多亩土地承包出去集中搞农业产业化,统一机械化耕种,光是承包土地,村里一年就能有100多万元的收入,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够挣钱。迷人的乡村美景,来旅游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很多村民通过民居接待吃上了旅游饭,仅游客住宿一项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记者走进村民金玉明的家,老人说:“孩子都出去工作了,我们两个老的在家里,想吃什么打一个电话就送来了,真是太享福了。”

李桃花先后担任过生产队的记分员和出纳,她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我怕把父亲的红军故事忘了,父亲讲的时候,我就记下来。”李桃花说,她还义务给村里的年轻人当起“红色讲解员”,要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红军和解放军用鲜血换来的。

“我们是听着老红军李丰明讲红军故事长大的,我也是红军后代,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把虾拉沱村建设得更加美丽。”虾拉沱村民拉姆动情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一户贫困户,国家政策好,我们不能等靠要,我们的先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打下了江山,我们更应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李丰明的孙子康云深情地说,86年前,爷爷和祖父参加红军来到虾拉沱,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作为红军后代,他们在医保、建房补助等方面都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党和政府没有忘记爷爷和祖父为红军作出的贡献,当年红军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火种,80多年薪火相传,现在的虾拉沱已是炉霍县有名的“万元村”。


  • 上一篇:4月份全州CPI同比上涨0.1%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jjgz/7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