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12月11日
◎仁青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是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改善民生需求放在首位,将脱贫攻坚战进行到底。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要求,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深厚的民生情怀抓实“就业扶贫”这件民生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州18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抓实抓好就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一是就业岗位数量难以满足农牧民群众就业需求。我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劳动密集型企业少,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有限,可提供的岗位容量小。二是推动转移就业难。我州大多数农牧民文化素质偏低、就业观念落后,对就业的认识局限于体制内,受语言、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对外出务工有偏见。三是培训组织难。虫草松茸采挖季节无法组织培训;个别贫困劳动力无培训意愿,部分人员参训是为领取培训补助;我州无一所技工学校,州内培训机构实训设备及师资有限,加之技能培训本大利薄、管理难度大,故多数不愿意参与就业技能培训;州外培训机构缺“双语”教师,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有待提升。四是就业扶贫资金需求大。我州地域面积广,就业扶贫工作战线长、成本高。各县(市)促进贫困户就业以公益岗位兜底安置为主,就业专项资金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同时,各县(市)财力拮据,就业扶贫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2018年全州人社系统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要求,奋力拼搏,克服重重困难,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做细信息管理、做强工作保障、做大转移输出、做精技能培训、做优就业服务,共促进30628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71961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在全州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强化保障促就业。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出台了系列促进就业政策;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就业专项资金7876万元,较去年增加2699万元。以“一库五名单”为基础,增设《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明细表》《民族手工艺导师花名册》,形成“一库一册六名单”,根据贫困劳动力实际状况实施精准帮扶。二是依托岗位开发促就业。整合农、牧、林、水等单位资源,拓宽岗位开发渠道,大力开发巡河员、养路员等十大类公益岗位,共开发公益岗位22963个,其中公益性岗位3864个。三是抓实技能培训促就业。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行动,共培训贫困劳动力12023名。其中,开展“送培训下乡”115期,培训7917人;开展州内扶贫专班89个班次、培训2835人;开展跨州扶贫专班3期、培训173人,并全员推荐就业。四是搭建平台促就业。加强劳务开发,组建人力资源公司18个、务工队6个,有组织地带动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对稳定就业半年和一年以上的,分别一次性给予3000元和6000元的稳岗固岗补贴,促进务工人员稳定就业。共举办各类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4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47964个,鼓励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5329人,共促进17680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五是夯实帮扶力量促就业。在州政府与广东省人社厅签订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州人社局与成都、德阳市人社局签订劳务协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今年,州人社局与云南省迪庆州人社局、成都市就业局签订了劳务协作协议。全省藏区深度贫困县就业扶贫暨对口帮扶工作会议在得荣县召开,我州就业扶贫工作得到了省人社厅的充分肯定。
2019年是我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集中攻坚之年,全州要实现12个县摘帽、251个贫困村退出、7640户33690人脱贫,尤其是要对雅砻江上游24个乡镇脱贫攻坚进行重点支持,就业扶贫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一是大部分乡镇和群众对公益性岗位安置的期望高,将导致就业专项资金对技能培训等积极就业措施方面的投入减少,就业扶贫专项资金缺口将会进一步增大。二是因基层缺乏专门的劳动保障人员,精准掌握基层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信息还不够。三是相关部门开发的公益岗位补助标准不统一,有的补助标准过低,兜底安置增收效益还不明显。
要抓实就业扶贫载体,精准助力脱贫攻坚,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系列决策部署,始终把就业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导向、目标导向,推动工作落实。二要在夯实力量上下功夫。进一步充实基层劳动保障队伍力量,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综合能力,继续做精做细就业扶贫“一库一册六名单”,实施精准帮扶。三要在加大投入上下功夫。继续积极争取中央、省加大对我州就业扶贫专项补助资金的投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四要在开发公益性岗位上下功夫。进一步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统筹落实公益岗位开发任务;重点抓好雅砻江上游24个深度贫困乡镇新增公益岗位开发工作。指导各县(市)建立公益岗位考核评估机制,确保公益岗位发挥“救急救难”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双效益”作用。四要在就近吸纳和转移就业上下功夫。用好用活中央和省出台的政策,加大就业扶贫基地(车间)评选;加强创业技术指导,支持专合组织带头人和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训提能和做大做强,吸纳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克服实际困难,把劳务输出作为转变群众就业观念,实现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渠道,积极对接东西部协作地区、省内对口帮扶地区广泛开展劳务协作,举办扶贫专班和专场招聘会,组织贫困群众外出就业。健全保障服务机制,关心关爱外出务工人员,兑现稳岗固岗补贴,提升外出就业成功率和稳定性。五要在做优技能培训上下功夫。充分挖掘“土专家”、民间工匠艺人和技能大师等本地实用人才资源,建立技能培训“师资库”,对接培训学校,大力开展实用性强、就业率高的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发展能力。六要在示范带动上下功夫。积极挖掘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专合组织致富带头人、优秀企业等就业扶贫先进事迹典型代表,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全面发展的就业扶贫良好氛围。
(作者系州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