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甘孜日报    2019年01月22日

◎陈廷全

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指出:2019年要扎实抓好县域经济和文化旅游发展工作,培育一批县域经济强县和生态建设标杆县,命名一批天府旅游名县,进一步把县域经济搞上去、让全域旅游旺起来,不断夯实全省经济发展基础,切实把资源优势、地域优势、人口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东部率先、南部加快、北部追赶”的区域协调发展思路,争创一批县域经济强县、先进县和进步县,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泸定是全州东部率先发展区,必须主动抢抓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州委“三创联动”战略机遇,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两桥三山一带多点”为重点,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争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全省和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县,加快建设红色宜居、美丽小康新泸定。

一、以全域旅游为统筹,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以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区域发展新格局及全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大渡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契机,坚持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带动,推动三大产业高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按照“全要素旅游、全过程旅游、全时空旅游、全人文旅游”理念,打造“红城绿谷 康养泸定”新品牌,启动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功能配套、环境综合整治、产业发展富民、新风文明建设”五大重点,高效推进“两桥三山一带多点”旅游开发,全力实施泸定桥景区创5A和“双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牛背山景区旅游开发,加快推进杵坭、田坝、德威“康养休闲产业试验区”和大渡河谷康养产业带建设。精心打造“红城绿谷 康养泸定”之“春·醉美赏花、夏·红色记忆、秋·茶马文化、冬·民俗风情”泸定四季节庆旅游新品牌,编制泸定特色菜谱,提高泸定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力推进产业融合。坚持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围绕农业景观化、精细化,将传统农业与全域旅游相结合,培育泸定苹果、泸定花椒等“十大农业品牌”,加快农特产业配套和资本及技术引进,推进核桃油、花椒油、青稞饼干等农产品开发营销,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力争建成以冷碛、兴隆、杵坭、德威为核心的省三星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壮大特色农业;加快推进硬梁包电站建设,继续做好泸定电站电力营销,全面做好泸定电站、大岗山电站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加快核桃、花椒、魔芋、青稞等产业配套技术引进和农产品开发营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稳步发展工业。

二、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效

围绕“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发展定位,按照《泸定县推进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总要求,抓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推动实现“五个振兴”。统筹抓好城乡提升。坚持“老城新城同步推进,城乡发展统筹协调”思路,老城突出“建、管、治”,严格把控建设批准关口,长期开展违建处理工作,持续开展“净美泸定·精细管理”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城区风貌改造提升工程;立足红色名城,突出泸定元素、泸定文化、泸定符号,完成泸定桥—泸定城“景城一体化” 5A级景区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新老城区环线规划建设,全力打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新泸定。新城按照“宜居、宜商、宜业、宜游”要求,突出“教育”“康养”功能定位,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成骨架、三年基本成形”目标,以红色名城为核心、以大健康产业为着力点,全力推进红色泸定大健康产业新城建设,打造最具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实现生态产业、康养休闲、绿色生活、生态宜居四位一体协调发展。以教育园区打造为重点,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四川民族学院泸定校区建设工作,有序承接老城区功能疏解,实现与老城同步协调发展。集镇按照“配套设施、塑造风貌、培育产业、扩大就业”思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旅游、特色农业、康养产业,突出地方民族民俗特色、建筑风貌特色、自然生态和文化美食特色,完善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和水电路基础设施,全力推进冷碛(含沈村)、得妥、烹坝、杵坭等集镇建设。加强集镇“九子一线”管理、“九乱”现象治理。抓好创文创卫工作。巩固提升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围绕精准、精致、精细、精美,按照“片长制+街长制”工作要求,抓好三大“革命”(垃圾、污水、厕所),以“四个不放过”为抓手,落实卫生和文明管理“首见责任制”,坚决整治城区“九乱”现象,推动讲文明、树新风,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素养,形成全民参与、城乡联动、全域同创的良好局面。

三、以生态建设为重点,争创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

坚持立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定位,将绿水青山作为发展底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切实做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健全环境安全防范、治理、执法、监管四大体系,统筹抓好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细胞创建工程,认真抓好河(湖)长制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等 “八大战役”,让“绿色生态”成为泸定最靓丽的名片。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推进生态资源向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优势转化,建立结构优化、循环高效的绿色发展产业体系,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全力争创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开展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试点工作。编制《泸定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规划》,围绕低碳经济体系、健康环境体系、宜居生活体系、和谐文化体系和高效制度体系等重点,按照“有山皆绿”“重点补绿”“身边增绿”,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泸定行动”和“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行动,加快实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建设、大渡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和“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建设贡嘎东湖、海螺镜湖“两大湿地公园”,积极探索具有泸定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

四、以开放合作为引领,积极构建对外开放全新格局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把资源优势、区域优势与内地市场、人才、技术、资金有机对接,不断释放泸定发展的活力、动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委改革部署,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群团工作项目化管理等重大试点改革,全面完成全县机构改革,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推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改革,实行“统一受理、统一送达、并联审批、限时办结”运作模式,全面提高效率、缩简流程,营造良好政务服务环境。解放思想招商引资。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开放合作理念,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目标,采取多种模式、通过多元途径、借助多方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招商引资,做好旅游、乡村振兴、现代化农业产业等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借助西博会、农博会和广东江门、省内蒲江对口支援平台开展招商引资。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州民营经济大会精神,实施战略投资企业招引行动计划,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的投入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力争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泸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活力和质量,助推泸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泸定县委书记)



  • 上一篇:探索生态扶贫模式 坚定走生态经济之路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