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甘孜日报    2020年06月09日

◎杨林

2018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主题定位,我州强力推进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102个示范村建设圆满收官,启动实施雅砻江、金沙江流域乡村振兴67个试点村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头、起好步奠定了基础。

两年多来,我州大力开展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效

两年多来,全州上下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大力开展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强化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州委书记、州长担任组长,州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12个专项工作小组,坚决落实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保障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落实。

二是强化政策体系。出台甘孜州《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意见》《甘孜州支持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文件,确定了“一个攻坚、八大工程、四项改革、三大机制”的总体框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保障措施等;围绕“财税金融、宜居乡村、特色产业、农民增收、要素保障”五个方面制定17条政策措施。制定下发《甘孜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试行)》,从2019年起每年评定一批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先进乡镇、示范村,并在资金补助、土地指标、干部任用、落实税收政策等多个方面给予激励支持。

三是强化规划引领。制订出台《甘孜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对全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整体部署。积极开展多规合一试点,指导各县(市)大力推进“1+6+N”县域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建设,因地制宜编制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和专项规划。目前,有7个县(市)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四是强化投入保障。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给,州级财政整合1.65亿元支持大渡河流域首批42个示范村建设;康定、泸定、丹巴3县(市)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共整合资金7.14亿元用于102个示范村建设。

五是强化示范引领。围绕“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主题定位,大渡河流域首批42个示范村打造了6条精品路线,推出7个精品美丽乡村,确保了去年“五一”精彩亮相。持续实施第二批示范村建设,完成60个村建设任务。

六是强化试点带动。按照梯度推进的原则,2019年启动实施雅砻江(鲜水河)、金沙江流域乡村振兴67个试点村建设,力图在不同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探索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七是强化激励创建。严格按照考核评定办法,评定州级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4个、先进乡(镇)15个、示范村114个。对4个先进县(市)分别给予100万元奖补资金。成功创建首批省级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27个,省级兑现奖补资金2620万元。

八是强化宣传营销。通过主流媒体、网络大V密集宣传,通过在成都市区举办推介会、投放《大渡河畔的甘孜欢迎你》形象宣传片、在成雅和雅康高速等主要路段设立高立柱户外广告牌、举办四川甘孜山地旅游文化节、“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甘孜州旅游产品商品展暨四川冬季旅游产品特卖会等方式扩大大渡河流域示范村知晓度。

通过两年多的匠心打造,我州探索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产村一体的乡村振兴之路

通过两年多的匠心打造,示范区在发展方式、建设类别、项目建设机制、管理运营模式、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的探索,康定、泸定、丹巴成功打造了大渡河流域乡村旅游目的地、康养度假集散地,探索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产村一体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是探索重点推进和组团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坚持重点推进:根据各村的基础条件,坚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分为产业新村、旅游新村、文化新村、民族特色村、自然生态村和传统村落等6个类别。坚持组团发展:对地理相近的两个或多个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实现投入集约、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如康定的“鱼通官寨”,包括为舍、日央2个村,以土司文化为主题共同打造;泸定的杵坭村、金鸡坝村,海子坪村、海子环环村,共同打造乡村旅游;丹巴县首批25个可打造村,则分别纳入梭坡、中路、聂呷3个片区,各片区包括多个村,推进组团发展。

二是探索目的地型、城镇依托型、景区依托型三种建设类别。打造目的地型:色龙村建设“世外桃源”,加强配套建设,打造康养休闲目的地。丹巴梭坡、中路、聂呷片区,突出嘉绒风情,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打造城镇依托型:如康定的若吉村、泸定的杵坭村,自去年“五一”开门迎客后,本地游客占比较高,一日游、周末游的乡村旅游特点相对突出。打造景区依托型:如康定的大风湾村重点打造民宿,接待来康游客;泸定的烹坝村,利用地处康藏骑游线入口的优势,打造集骑游、攀岩、露营、美食为一体的“骑游小镇、美食烹坝”;泸定的和平村、下马厂村,依托牛背山景区资源,提供游客接待服务。

三是探索创新“合作社+农户+公司”运营模式。在游客接待上,除了农户自主经营形式外,康定市创新了“合作社+农户+公司”运营模式。实行统一宣传营销、统一分配客源、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内部管理“四统一”为基础,各示范村由村两委牵头,组织村民通过房屋出租、土地流转、退耕还林补偿等资金入股的形式,成立合作社。合作社与国资公司合作,由国资公司进行市场化管理。合作社按期与国资公司和农户分红。农户经培训后上岗投入到经营服务,实现房屋租金、合作社分红、工资等多渠道收入。

四是探索建立农户利益共享和区域利益共享机制。康定市时济乡若吉村的“贫困户9折入股”带动模式,在农户入股合作社时,每户农户可占10股,贫困户入股享受“9折”优惠,即仅需投入9股的资金,即可占10股,按10股参与分红;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探索“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的模式,农户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对旅游接待及120多亩流转土地统一经营。合作社成员参与收益分红,流转土地农户享受流转收益和土地经营收益,村集体参与合作社经营收益10%的分红,代表全体村民实现利益共享。

虽然我州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和试点示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面临一些短板和不足

一是规划滞后。按照要求,各县(市)要编制“1+6+N”专项规划,但各县推进滞后,目前全州仅7个县(市)完成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规划,尚有11个县(市)正在编制规划。

二是资金保障不足。目前,中省两级没有专项投入,州县两级财力很弱,乡村振兴上投入不足,建设资金缺口大。加之,引入社会资本有限,贷款额度受限、融资困难。

三是推进不平衡。各县的工作重心仍然在脱贫攻坚上,当前乡村振兴主要任务是开展试点示范,还没有硬任务,重视程度不够;雅砻江、金沙江流域部分县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振兴混淆,重建设、轻管理,重基础、轻产业,重形象、轻营销,重财政、轻金融,试点村项目设置未按照省州乡村振兴考评标准建设,导致标准不一、起点不高、效果不理想。

四是运营模式还需探索。已建成的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村多为发展康养休闲旅游为主,涉及吃、住、游、购、娱等一体化运营,单靠村民来管理无论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服务水平、宣传推介等方面都达不到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必须引进专业平台公司来运营管理。

五是推进合力不够。虽然州县均成立了乡村振兴专项工作小组,各部门之间沟通衔接不够,乡村振兴的推进机制还不健全,还未真正形成整体推动合力。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管长远、管全面的战略,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紧扣州委总体工作格局和“三创联动”,围绕“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定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强力打赢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统筹推动产业兴农、生态惠农、文化育农、人才助农、党建强农“五大振兴”,全力抓好规划提升、品牌创建、生态建设、乡村美化、文化传承、依法治理、民生改善、人才振兴“八大工程”,高质量建设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梯度推进雅砻江、金沙江流域乡村振兴试点建设,打造全面小康甘孜升级版。

一是在加强衔接上下功夫。当前,我州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两大历史任务的交汇期,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期,关键要找准二者的契合点,编好麻花辫、打好组合拳、画好同心圆,在观念、规划、政策、体制机制上做好衔接,在“五个振兴”方面高度统筹,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交账后,各地要将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逐步转变,将消灭绝对贫困向消除相对贫困逐步转变,推动脱贫攻坚有效的、管长远的政策举措逐步调整为支持乡村振兴的常态化帮扶措施,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把脱贫攻坚有效的整体推进、考核评价、项目统筹、扶贫小额信贷、涉农资金整合、组织保障等政策措施运用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

二是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落实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要牵头抓总,加强统筹协调,各级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细化政策举措,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大督查督导力度,加强考核评估,严格落实问责机制,确保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三是在加大投入上下功夫。各级各部门要抓住政策机遇,精心编制“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各县(市)要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落实每年公共财政支持中对乡村振兴投入要达到一定比例的政策规定,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用好州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金,加快农业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商业银行发行“三农”、小微企业等专项金融债务,有序扩大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的专项债务发行规模。鼓励金融机构以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加大乡村振兴农业产业贷款。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引导工商资本投资乡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在探索路径上下功夫。一是高质量打造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坚持规划引领,抓好分类建设和统筹推进,宜游则游,宜业则业,重点打造一批精品村落或村落组团,更好地提高建设效益,避免百村一律。2020年,在康定、泸定、丹巴3县(市)实施示范村15个,以产业发展为基础,重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民居民宿,实施村庄“绿化、亮化、美化、硬化、文化”工程,改造提升村庄道路,打造景观大道,加强乡村治理,营造乡村文化氛围等。二是梯度推进雅砻江(鲜水河)、金沙江流域乡村振兴试点。持续巩固第一批试点村建设成果,启动实施第二批试点村建设,选择基础条件较好、有产业带动、乡风文明好的71个村作为试点村,通过集中打造,真正起到试点带动作用。三是高标准开展创建。继续在全州考核评定一批州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先进乡(镇)和示范村,同时择优申报创建一批省级先进县(市)、先进乡(镇)和示范村。

五是在发展产业上下功夫。聚焦“圣洁甘孜”十大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和现代种业、烘干冷链物流业两大先导性支撑产业,推动培育特色生态现代农业“10+2”产业体系,围绕建基地、扩规模,建园区、深加工,拓市场、创品牌,深改革、给政策,成带成规模推进三个百公里绿色产业带建设,力争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100万亩;做大做强“圣洁甘孜”区域农产品品牌,加强品牌市场营销,加大“三品一标”登记认证力度,力争新申报“三品一标”10个。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力争培育创建7个州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村资产资源“三权分置”,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

六是在整治人居环境上下功夫。以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庄清洁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五大行动”为突破口,重点抓好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农村厕所“三大革命”,建立完善行政村和村民小组配备保洁员机制,逐步实现行政村和村民小组保洁员全覆盖。力争2020年全州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率、农村户厕普及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标,村容村貌明显提升。计划新(改)建农村户厕42852户、农村公厕94座、乡村旅游点公厕20座。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县整治项目。通过提升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为农牧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

(作者为州农牧农村局局长)




  • 上一篇: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为甘孜藏区高质量发展最大支柱产业
  • 下一篇:聚焦产业振兴 推动甘孜经济高质量发展